很多时候广东配资公司,我们习惯以面积为标准划分“刚需”和“改善”。其实,这是不严谨的。
比如建面约120㎡户型,一般会被划归刚需,最多叫“刚改”。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,对单身、小两口甚至一家三口来说,如果开发商户型设计没有硬伤,通过合理的设计做成大(双)套房,那么卧室的私密性和公区的空间舒适度其实都是能够充分保障的,称为改善房没有任何问题。
同样的道理,哪怕是建面约200㎡的大平层,如果极限情况下住四位老人+两个中年人+两个孩子,那么无论是隐私性还是舒适性都谈不上改善。当然,这个是举例,现实中一般不会这样住在一起。
那么我们就以建面约143㎡这个目前公认的“改善门槛面积段”为例,来看看同样的面积,设计为三房和四房到底有多大的差异。
恰好,位于雁鸣湖畔的「中铁阅湖」在这个面积段上设计了两种户型,一种是三室两厅三卫,一种是四室两厅两卫,而且全部是实体样板间,给了我们一个直观的范本。
图1-10为三房样板间实拍。
样板间的三个卧室其实都可以算套房,二老+二中+一孩都可以获得足够的私密性。很多人都说“四叶草户型”过时了,但考虑到私密性的话,四叶草还是无可替代的。再加上四代宅带来的高得房率让公区也拥有足够的空间和功能,这样的规划才算是真正的改善门槛。
图11-20为四房样板间实拍。
同样的面积段,做成四房的话多出来的那个房,势必要挤压其他功能区的空间。公区的面积自然会相应变小,在保证主卧套房功能性的前提下,老人房和儿童房需要共享一个公卫,那么势必有一个房子去卫生间的动线要变得更长,私密性就更不用考虑了。
当然,这么说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家庭的预算和实际情况,只是单纯以舒适性和私密性来说。
比如现在一家五口住100平的小三室,那么换成143㎡的四室肯定是改善,只是说如果换成三室两厅三卫改善的舒适度更高。如果是二孩家庭的话,很明显四室更符合实际需求。
所以买房还是要考虑到现在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发展,如果预算最多买143户型,三代五口之家大多数时候其实没必要买四房,多出来的那个所谓的“书房”,对普通家庭来说是有点“鸡肋”的,孩子学习可以在自己卧室,居家办公可以在客厅餐厅,至于当“客房”,还不如给客人在酒店开房。
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